澳洲堅果白蟻種類及防治(轉載廣西堅果協會)
在澳洲堅果的害蟲群落中,有一個類群的害蟲較為特別,剛開始危害時植株受害不明顯,隨著危害期變長樹勢逐漸衰弱,最后造成果樹整株倒伏或枯死,它們就是白蟻。白蟻(termite),坊間俗稱大水蟻,屬節足動物門,昆蟲綱,等翅目,是一種古老的社會性昆蟲,其社會階級為蟻后、蟻王、兵蟻、工蟻。白蟻體軟而小,通常長而圓,白色、淡黃色,赤褐色直至黑褐色。頭前口式或下口式,能自由活動。觸角念珠狀,腹基粗壯,前后翅等長。白蟻的生活史有卵、幼蟲、成蟲3個階段,共8~10周。蟻后終生產卵。工蟻是做工且不能生殖的雌蟻;兵蟻體型較大,保衛蟻群。每年的4-8月份,成熟蟻巢中會產生有翅的分飛蟻,從舊巢中飛出交配,并建立新巢繁衍。
白蟻主要以工蟻危害樹皮及淺木質層,以及根部。造成被害樹干外形成大塊蟻路,長勢衰退。當侵入木質部后,則樹干枯萎;尤其對幼苗,極易造成死亡。采食危害時做泥被和泥線,嚴重時泥被環繞整個樹干周圍而形成泥套,其特征很明顯。對林木的危害有一定的選擇性,一般對含纖維質豐富,糖分和淀粉多的植物危害嚴重,對含脂肪多的植物危害較輕。目前危害澳洲堅果的白蟻種類主要有黃翅大白蟻、黑翅土白蟻、臺灣乳白蟻(家白蟻)、土壟大白蟻等。
圖1 白蟻危害狀
圖2 白蟻危害狀
1 黃翅大白蟻
黃翅大白蟻屬白蟻科土棲性白蟻,國內分布于安徽以南各省,是林木主要害蟲之一。群體中以原始型蟻王、蟻后產卵繁殖,不產生補充性生殖蟻。兵蟻、工蟻均分兩型~大兵蟻、小兵蟻、大工蟻、小工蟻。
大兵蟻體長10.50~11毫米,頭深黃色,上顎黑色。頭及胸背有少數直立的毛,腹部背面毛少,腹部腹面毛較多。頭大,背面觀長方形,略短于體長的1/2。囟很小,位于中點之前。上顎粗壯,左上顎中點之后有數個不明的淺缺刻及1個較深的缺刻,右上顎無齒。上唇舌形,先端白色透明。觸角17節,第3節長于或等于第2節。前胸背板略狹于頭,呈倒梯形,四角圓弧形,前后緣中間內凹。中后胸背板呈梯形,中胸背板后側角成明顯的銳角,后胸背板較短,但比中胸背板寬。腹末毛較密。小兵蟻體長6.80~7毫米,體色較淡。頭卵形,側緣較大兵蟻更彎曲,后側角圓形。上顎與頭的比例較大兵蟻為大,并較細長而直。觸角17節,第2節長于或等于第3節。大工蟻體長6.00~6.50毫米。頭棕黃色,胸腹部淺棕黃色。頭圓形,顏面與體縱軸近似垂直。觸角17節,第2至第4節大致相等。前胸背板約相當于頭寬之半,前緣翹起,中胸背板較前胸略小。腹部膨大如橄欖形。小工蟻體長4.16~4.44毫米,體色比大工蟻淺,其余形態基本同大工蟻。有翅成蟲體長體長14~16毫米,翅長24~26毫米。體背面栗褐色,足棕黃色,翅黃色。頭寬卵形。復眼及單眼橢圓形,復眼黑褐色,單眼棕黃色。觸角19節,第3節微長于第2節。前胸背板前寬后窄,前后緣中央內凹,背板中央有一淡色的“+”字形紋,其兩側前方有一圓形淡色斑,后方中央也有一圓形淡色斑,前翅鱗大于后翅鱗。卵乳白色,長橢圓形,長徑0.60~0.62毫米,一面較平直,短徑0.40~0.42毫米。
黃翅大白蟻的蟻巢筑于地下,地上能長出雞樅菌,一般蟻巢離地面距離45~60厘米左右,入土深度可達0.8~2米。有“王宮”菌圃的主巢直徑可達1米。主巢中有許多泥骨架,骨架上下左右都被菌圃所包圍。“王宮”一般都靠近中央部分,主巢旁或附近空腔常貯藏著工蟻采回的樹皮和草屑碎片等?!巴鯇m”中一般只有一王一后,偶爾也有一王二后或三后的現象。主巢外有少數衛星菌圃。
圖3黃翅大白蟻蟻巢
2 黑翅土白蟻
黑翅土白蟻也叫黑翅大白蟻、臺灣黑翅蟻等,屬白蟻科土棲性白蟻,國內分布廣泛,黃河以南各省市均有分布。有翅繁殖蟻發育共需要7齡,體長12~1 6毫米,全體呈棕褐色;翅展23~25毫米,黑褐色;觸角11節;前胸背板后緣中央向前凹人,中央有一淡色“十”字形黃色斑,兩側各有一圓形或橢圓形淡色點,其后有一小而帶分支的淡色點。蟻王體較大,翅異脫落,體壁較硬,體略有收縮。蟻后體長70~80毫米,體寬13~15毫米,無翅,色較深.體壁較硬,腹部特別大,白色腹部上呈現褐色斑塊。兵蟻共5齡,末齡兵蟻體長5~6毫米;頭部深黃色,胸、腹部淡黃色至灰白色,頭部發達,背面呈卵形,長大于寬;復眼退化;觸角16~17節;上顎鐮刀形,在上顎中部前方,有一明顯的刺。前胸背板元寶狀,前窄后寬,前部斜翹起。前、后緣中央皆有凹刻。兵蟻有雌雄之別,但無生殖能力。工蟻共5齡,末齡工蟻體長4.6~6.0毫米.頭部黃色,近圓形。胸、腹部灰白色;頭頂中央有一圓形下凹的肉;后唇基顯著隆起,中央有縫。卵長橢圓形,長約0.8毫米,乳白色,一邊較為平直。
黑翅土白蟻蟻巢位于地下0.3~2.0米之處,新巢僅是一個小腔,3個月后出現菌圃――草裥菌體組織,狀如面包。在新巢的成長過程中,不斷發生結構上和位置上的變化,蟻巢腔室由小到大,由少到多,個體數目最多可達200萬以上。
圖4黑翅土白蟻
3 臺灣乳白蟻
臺灣乳白蟻又稱家白蟻,屬鼻白蟻科土木兩棲性白蟻,是最常見的白蟻種類之一。國內分布廣泛,除新疆、青海、寧夏、內蒙古、黑龍江、吉林等?。▍^)外,其它?。▍^)都有其分布。
兵蟻體長5.34~5.86毫米。頭及觸角淺黃色,卵圓形,腹部乳白色。頭部橢圓形,上顎鐮刀形,前部彎向中線。左上顎基部有一深凹刻,其前方另有4個小突起,愈向前愈小。顎面其他部分光滑無齒。上唇近于舌形。觸角14~16節。前胸背扳平坦,較頭狹窄,前緣及后緣中央有缺刻。有翅成蟲體長7.8~8.0毫米,翅長11.0~12.0毫米。頭背面深黃色。胸腹部背面黃褐色,腹部腹面黃色。翅為淡黃色。復眼近于圓形,單眼橢圓形,觸角20節。前胸背板前寬后狹,前后緣向內凹。前翅鱗大于后翅鱗,翅面密布細小短毛。工蟻體長5.0~5.4毫米。頭淡黃色,胸腹部乳白色或白色。頭后部呈圓形,而前部呈方形。后唇基短,微隆起。觸角15節。前胸背板前緣略翹起。腹部長,略寬于頭,被疏毛。卵長徑0.6毫米,短徑0.4毫米,乳白色,橢圓形。
4 土壟大白蟻
土壟大白蟻屬白蟻科土棲性白蟻,國內主要分布于廣西西南部、云南南部等地。該蟻用泥筑巢,蟻巢分地上的地下兩部分。地面部分隆起,大的如墳堆,小的似小土堆,高達1米左右;地下部分巢深30~70厘米,也有1米多深的。巢內有較大的空腔,腔內由厚薄不等的泥片骨架組成,在泥骨架中有大小不一的菌圃。每年4月、7月為有翅繁殖蟻的分飛期。有翅成蟻有趨光性。
有翅成蟻頭、胸、腹背面均棕紅色;翅棕黃色,足淡棕色。兵蟻分大小兩種,頭部稍平、光滑,暗紅棕色;上顎鐮刀狀,其前端棕黑色,基部色與頭部相同;胸、腹部棕黑色。工蟻分大小兩種,頭棕紅色,近圓形;腹部橄欖形,背板棕紅色,腹節間處肉色。
圖5 土壟大白蟻蟻巢
5 白蟻類害蟲防治方法
(1)農業防治:對新開的果園,定植果苗前,在種植坑穴中施放適量石灰、草木灰或火燒泥土,可減少白蟻侵害苗木;清理堅果園的枯枝,集中運出園外。
(2)藥劑防治
A 在蟻害較多的果園、苗圃,尤其是開墾荒地的新果園,常檢查蟻情,一旦發現有蟻害,及時用藥噴淋蟻巢、蟻路或受害植株根莖,40%辛硫磷乳油500~600倍液,或48%樂斯本乳油1000~1500倍液;
B 在泥路上每隔2-3米挑開泥背線撒施滅蟻粉(廣東昆蟲研究所生產);
C 在數量較,危害嚴重的果園,每隔8-10米放1條滅蟻餌條(廣東昆蟲研究所生產)。1月施放1次,下雨淋濕后重放。